沿江北大道快速路往江北新区北大门去,地铁化工园站附近,一处别致的小区让人眼前一亮。在一片绿色的掩映中,一排排红顶白墙的新农村住宅房前屋后都整洁干净。走进小区里细看,乒乓球台、羽毛球场、灯光篮球场等休闲设施应有尽有,小区一侧的廉洁文化广场上居民乘凉聊天好不自在……
这里是长芦街道陆营社区方巷小区,这个已建设20年有余的新农村住宅,如今还成了租房“热门地”。
往日的“脏乱差”不见,新家园里居民和谐共聚,一切的改变要从一个叫“巷里议”的机制谈起。
(资料图)
小区改啥样——社区“进巷”议
“一进小区,找车位就得花老长时间,小孩都不愿意回来折腾。”“小区里有些老人养鸡养鸭,每天早上吵吵闹闹不说,还影响环境卫生。”……
这是方巷小区改造前,居民通过“巷里议”议事时反映的问题。近年来,方巷小区因管网老化、公共设施陈旧、绿化亮化缺乏等问题,居民不止一次拨打12345热线投诉,但处理结果往往治标不治本。
2018年,小区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前的场景至今让社区人难忘——“太难了!”难不在于改造本身,而在于推进改造中居民的矛盾和不信任。
“当时,社区走进小区开现场会。居民直接提出,你们真的是在为我们考虑吗?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吗?”陆营社区相关负责人坦言,我们反思,居民的质疑没有错,居民的矛盾也是有原因的。
方巷小区是此前拆迁安置的新农村住宅,小区交通便捷,吸引了附近企业职工租房,流动人口能占到小区人口的2/3,甚至更多。
人口结构复杂、居民生活习惯不一,整修标准“统一”,老百姓的需求却很“个性”。
陆营社区网格员、志愿者每天都要在网格走访时问一问居民对于小区改造的意见,记录下来并汇总。
与此同时,“巷里议”机制的雏形“十分钟晨会”应运而生。每天早上八点半,陆营社区将工作晨会搬到小区文化广场,针对前一天收集的意见,一条一条议,一件一件过。会上,大家畅所欲言、各抒己见,社区充分参考居民意见,科学合理、因地制宜制定并修改方案。
“十分钟晨会”活动至今仍在延续,在此基础上,陆营社区建起“巷里议”有请当事人议事机制。根据社工及网格员搜集的居民问题,社区召集居民代表,不定期召开“巷里议”会议进行议事。
居民解决问题的路径彻底改变——从“上门找”到“在家议”,百姓事百姓议,百姓事百姓定。“有请当事人”议事平台实现听民意、汇民智、聚民力,以民声叩响民生大门。
维护新家园——人人都是“主人翁”
在面对矛盾时,年轻的社工或网格员因资历尚浅不免胆怯,方巷小区志愿者方学昭从来都会毫不犹豫站出来为他们“撑撑腰”。
“清理这些菜,提升小区的环境,是为大家好,社区还准备在这里修条路,后面散步也方便啊。”在清理占用公共地段时,方学昭带头主动配合社区清理,帮助网格员劝说其他居民。
在讨论小区内的道路维修、绿化增植、休闲广场建设、推选小区巷长片长等事宜中,总是少不了方学昭的身影,他提的建议总是能帮助社区更好地推进工作。
这是“巷里议”机制带来的又一个重要改变,居民主动参与治理,原本只有10多个人的社区一下撬动了更多的力量。
方巷小区改造前后历时两年,居民眼看讨论的事务一步步落到位,也越来越习惯在议事会上反映问题。“巷里议”也逐渐汇聚了辖区里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、有意愿服务小区的贤能人士、退休老党员、“新临居”热心人等力量,对群众反映的诉求面对面交谈、心贴心解决,让一批急难愁盼事得到有效化解,居民认同感、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自“巷里议”有请当事人议事机制建立以来,有关方巷小区环境卫生的12345热线工单量较过去下降了90%。今年3月,陆营社区召开“巷里议”,就2023年度方巷小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使用计划邀请居民到场征询意见,确保资金用在“刀刃”上,在开展工作后,至今未收到一起关于资金使用问题的投诉。
如今,走在方巷小区,路面平整干净,车辆停放整齐,基础设施完善……一个“甜蜜的负担”是这番改变最好的验证:前来租房的人倍增。
诉求怎么解——常与百姓“面对面”
“巷里议”是长芦街道打造“有请当事人”居民议事机制的生动实践之一,在长芦,还有更多因地制宜的实践赢得了百姓点赞。
近年来,长芦街道在每个社区打造群众议事品牌,即建设一个“有请当事人”议事场所,打造一支“乡里乡亲”议事队伍,社区书记为主持议事的第一责任人,社区相关人员定岗定责;对待群众诉求巧用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视情况采用“会场+现场”“固定+移动”“集中+分散”的方式,实现社区与居民之间高效、便捷的沟通。
如今,滨江村的“邻帮邻”、小摆渡村的“老谢工作室”等一批议事平台在实践中探路,充分发挥了“小组议事、网格议事、社区议事”三大平台作用,增强了社区与居民的黏性和合力,帮助居民解决更多实际诉求,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决策过程中,构建起上下联动、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更为关键的是,在实践中,长芦街道不断将治理力量下沉至百姓身边。
自2020年开始,长芦街道推动机关干部下沉网格工作,将“办公桌”搬到“田间地头”,推动“有请当事人”议事进社区、进网格、进广场、进家中,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居民拉近距离。
在安排下沉网格的时候,各个网格的下沉人员按“老带新”搭配组团。每个队伍保证有一名中层干部带队,一方面能调动部门资源解决问题,另一方面也能传授工作经验和跟群众打交道的交流技巧,同时也是把议事机制前移,不再拘泥于把群众邀请到会场,而是直接到家里议事。
长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有请当事人”议事机制是努力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的缩影,长芦街道将继续以“议事厅”为阵地,优化议事程序,拓展议事范围,壮大议事主体,引导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,走出一条“我的小区我做主”的良性治理之路。
来源:新华日报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32 华西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