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要闻 >

触目惊心!一个小县城医药反腐,403人主动退赃,“犹如一场大地震”

发布时间:2023-08-12 15:47:14 来源:互联网

一段时间以来,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话题持续成为舆论焦点。

近日,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的一则题为《紧盯风险点斩断利益链!普洱市深入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》的文章。文章提到,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铲除盘踞该县医疗卫生领域近20年的行贿“毒瘤”

“犹如一场大地震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景东县医疗卫生行业腐败案在当地颇为知名。根据《云南日报》今年2月的报道,过去两年间,景东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院长、3个分院院长全部“沦陷”,县中医医院原院长、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“中招倒下”。

“犹如一场大地震,撕开了景东医疗卫生行业腐败的黑幕,而震中直指一位‘很会做人’的医药供应商。”

报道称,凭借“敏于察言观色、善于琢磨人性、精于笼络人心”的“本事”,闫某及其主导的医药公司持续“围猎”腐蚀景东医疗卫生行业领导干部,到案发前,他已垄断景东医药市场10余年之久。2021年12月,景东县纪委监委发布消息:景东云彤医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闫伟涉嫌严重违法,向公职人员行贿,已被留置,配合调查。

围猎套路和利益链条

此案时间跨度长、涉及面广、案情纷繁复杂,不过,专案组一圈圈收紧,一步步亮剑,将闫某的作案时间、行贿金额、“围猎”腐蚀手段层层剥开。

根据《云南日报》的报道,当时的调查发现,景东县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“定制式”招标投标、“规避式”委托采购、“供股式”入股分红、“福利式”研讨培训等违纪违法问题。

“医疗卫生行业沉疴痼疾为什么久治不愈?纠而不改、改而不实的根源在哪里?”上述报道提出这样的问题。

报道分析,长期以来,不法商人想方设法“围猎”腐蚀拥有话语权甚至决定权的临床科室医生、药剂科负责人和院长,以此打通使用、采购、决策这三个医药购销的关键环节。因为禁不住利诱和软磨硬泡,一些人在供应资质审核和药品种类筛选、药品数量设定上,或一路绿灯,或少开普药、多开特药,或“提速冲量”。

此案发生后,景东县大力重整采购程序,报道称,以县人民医院为例,对设备、耗材采购实行公开征询,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都可以参与进来;全部医用耗材由设备科统一采购,统一入库管理和统一出库,实行统进统出。2022年,医院召开采购征询会44次,节约设备、耗材采购资金1053万元,设备和耗材同比降幅达26%,做到了价格更低、质量更好、服务更优。

数百人主动说明问题、退赃等

事发后,景东县拍摄制作了《精明的“猎手”——云彤围猎记》警示教育片,并在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。“会后主动找我们交代问题的明显增多。”景东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在强大震慑下,全县医疗卫生行业有403人主动说明问题、退赃、上交不当得利

多地公布举报电话

除云南外,近期已经有北京、福建、海南、山西、四川等多地卫健委公布举报电话,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。

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中国新闻网、云南省纪委监委、云南日报、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等

编辑:王哲嫣(见习)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2015-2032 华西消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  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