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要闻 >

教学随笔

发布时间:2023-08-19 14:26:58 来源:个人图书馆-zjp67


(相关资料图)

教学设计简单而大方

这节课的设计非常简单,分为两大块:画四边形和分类。第一块,教师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,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,让学生画一画心目中的四边形,充分暴露他们原有的认知,为四边形的学习提供极好的研究材料,并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,让学生对自己所画的四边形进行评价、修改,让学生们在讨论中逐步清晰、完善对四边形的认识;第二块,通过对四边形进行分类,使学生自觉地关注四边形边、角的不同,进一步认识了四边形,巩固了已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,并为其余图形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。通过两个环节的活动,充分地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,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,感悟到了学数学的乐趣。环节虽然简单,但非常具有弹性,教师可以不拘泥与教材、教案,而顺应学生的思路不断调整教学进程,所以显得非常流畅。

课堂应该是大方的。也许它并不完美,也看不出时尚的痕迹,但肯定包含思想、蕴藏智慧,平平淡淡但回味无穷。

二、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精彩

什么样的课堂最和谐?我认为是学生与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时候。没有教师的生拉硬扯、学生的唯唯诺诺,有的只是学生的主动学习、教师的积极投入,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教师主导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。本节课中较多处体现了这一点:教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心目中的四边形并进行讨论,在明确了四边形的特征后让“现在改变主意的同学”先上来改正自己原来的认识;在每一次讨论后问一句:“还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吗?”;孩子是真实的,学习也是真实的,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,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对话,才有学生的很多精彩:范金凯的委屈投诉:“我觉得我画的是对的,因为我的这个四边形有四条直边,又有四个直角。是这位同学错了吧!”潘俐冰的直言不讳:“菱形就是菱形,怎么能够说像平行四边形呢?”,这些学生的话引起听课老师的会心一笑,正是有了这些学生的精彩才使课变得更加精彩。

三、“简单”的课上出“数学味”

这节课的知识,非常简单,有些老师说:“不用上,大部分孩子也知道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图形。”确实,如果这节课仅仅停留在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上,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学也会。如何让这节简单的课变得不简单呢?分类环节便是基于这个思考。我让学生先研究这些四边形,再讨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,最后动手分一分。学生一开始不知所措,过了一会儿,有的学生开始用三角板比划了,再接着出现了多样化的策略:有的学生在量边,有的学生在量角,有的学生研究四边形是否都是对称图形,有的给形状相似的四边形分类……于是,他们发现了特殊四边形边的不同、角的不同、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等等。开放式教学路径的设计,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预设轨道的弊端,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。当然,学生是有差异的,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,这些不同的结果反映了各个学生的不同思维层次。正因为这样,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思考的问题,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。

《四 边 形》教学案例与反思

东街小学 魏国玲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2015-2032 华西消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  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